新京報訊(記者吳采倩)6月9日,由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四川省文物局共同主辦,四川大學承辦的第三屆“文物科技創新論壇”在成都召開。論壇以“文物保護與價值闡釋科技創新成果及應用”為主題,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專題任務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為主要內容,旨在促進研究成果交流、加強溝通合作、激發文物科技創新活力。來自專題任務各項目組、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和四川省有關單位的150余名代表參加論壇。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科技部會同國家文物局不斷加大文物保護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在國家科技計劃中,面向考古發掘、文保單位、博物館、數字化等文物保護特殊場景,針對價值認知、保護修復、風險防控、傳承利用等技術需求,進行全鏈條部署,初步形成了以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制度創新協同發展的創新格局。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充分釋放創新創造活力,進一步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持續加強中華文明探源研究,將文物價值闡釋融入研究全過程,在文物保護修復、文物安全防控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加強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交叉融合和交流合作,加大基礎數據積累,推動技術體系化、標準化進程,培養一批領軍人才和中青年骨干創新人才,加快新技術、融媒體與文物資源間的技術轉化與展示優化,讓文物活起來。

新京報訊(記者吳采倩)6月9日,由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四川省文物局共同主辦,四川大學承辦的第三屆“文物科技創新論壇”在成都召開。論壇以“文物保護與價值闡釋科技創新成果及應用”為主題,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專題任務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為主要內容,旨在促進研究成果交流、加強溝通合作、激發文物科技創新活力。來自專題任務各項目組、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和四川省有關單位的150余名代表參加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