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開幕,強調我們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主要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2019年以來,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專題任務先后啟動了36個項目。來自全國文博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的200多個科研團隊,在中華文明探源研究、文化遺產風險監測與防控體系構建、石窟寺及墓葬壁畫保護關鍵技術研究、館藏文物一體化防震及深??脊偶夹g裝備研發等領域取得了多項成果和技術突破,推動了我國文物領域科技進步?!笆奈濉睍r期,文物科技創新工作將進一步強化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準確把握應用場景創新、科學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的內在關系,持續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基礎性和戰略性支撐作用,進一步加強文物科技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傳播,讓先進科學技術為文物保護利用注入源頭活水,支撐引領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表示,中國在實踐文明交流互鑒中賡續古老文明,形成了獨特的現代文明,從文明角度談中國道路和中國式現代化極具感染力,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人類文明交流互鑒這一理念能夠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認同。
